付经伦

2025年03月11日 11:13  点击:[]

 

付经伦

教授

所属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子邮箱:sophie0114@163.com


一、基本情况

付经伦,女,1979年1月14日生,汉族,北京人,工学博士,教授。现就职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

研究方向:透平强耦合问题研究、氢能动力装备设计与智能化运行

二、招生信息

【1】招生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研究方向:叶轮机械复杂气动热力学及气-热强耦合问题研究与智能化设计技术、氢光储源荷协同能源系统

【3】研究生培养情况:培养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培养的学生多次荣获伍宜孙奖学金、四维动力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奖项

三、教育背景

【1】2004年3月-2008年1月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

【2】2001年9月-2004年3月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3】1997年9月-2001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四、学术兼职、人才工程或专家称谓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两机基础科学中心评委专家、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2】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编委;《热能动力》期刊编委;《Energies》、《发电技术》燃机设计技术及燃机发电技术专刊编委

五、发表论文(代表作5篇)

【1】Bin Qiu, Jinglun Fu*, Xiangling Kong, Hongwu Zhang and Qiang Yu, 2025, Investigations on the aero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urbine and diffuser system by employing the Kriging method, Energies, 18(4): 921

【2】Linchao Bai, Chao zhang, Jinglun Fu and Pengfei Zhang, 2024, Numerical study of film cooling an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contoured cratered holes,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l. 45(1), pp. 81-95.

【3】Chao zhang, Linchao Bai, Jinglun Fu, Artem Khalatov, Yang Yang, 2021, Discharge coefficients and aerodynamic losses for cylindrical and cratered film‑cooling holes with various coolant crossflow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Vol.161, pp. 1-15

【4】Jinglun Fu, Ying Cao, Chao Zhang, Junqiang Zhu, 2020,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jugat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field for a flat plate with combined film and impingement cool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9(4), pp. 955-971.

【5】Jinglun Fu, Lin Chao Bai, Chao Zhang*, Pengfei Ju , 2019, Film Cooling Performance for the Cylindrical Holes Embedded in Contoured Craters: Effect of Crater Depth,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Vol.60(6), pp. 1068-1076

六、科研创新

【1】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工质径流/轴流透平高精度设计分析、高精准燃气轮机总体性能设计分析等多款专业软件工具,并应用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0MW、30MW等款燃气轮机研制中;

【2】搭建了单级透平及非轴对称排气系统耦合实验平台,澄清了径向/轴向排气系统与轴流透平之间非轴对称、非定常流场影响下的流固耦合机理,提出二者匹配设计方法,建立数据驱动的透平与排气系统耦合流场快速映射模型,构建了二者匹配优化平台。

【3】主持完成一项燃煤机组排汽系统工程改造,改造后的300MW机组被国家能源局评为“金牌”机组。

、科研项目(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科研项目)

【1】项目负责人,主持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大科技示范)项目“面向盐化工行业的氢-光-储源荷协同低碳智慧能源系统重大科技示范”,项目经费6600万,2022.7-2025.6

【2】主持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六“排气系统与末级透平耦合作用机理及匹配设计方法研究”,课题经费460万,2020.1-2024.12

【3】项目负责人,主持中国科学院特别交流计划“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及流动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经费10万,2022.1-2023.12

【4】项目负责人,主持江苏省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专项项目“面向增材制造的燃机透平冷却叶片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经费10万,2021.7-2024.6

【5】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流量工况下透平与非轴对称排气(汽)系统流动控制研究”,直接项目经费58万,2018.1-2021.12

八、获奖情况

【1】《发电技术》优秀论文奖2项

【2】《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优秀评审专家


 

 

 

上一条:张波 下一条:梁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