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主干学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1,化学工程与技术
2、专业简介
本专业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无机物工学专业,1975年更名为无机化工专业。1986年新增有机化工专业,1995年成立精细化工专业,1998年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三个专业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985年“化学工艺”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3年“化学工艺”学科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学科授权点,2019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专业是自治区品牌专业,2008年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专业,2014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六十余年,本专业已培养了本科人才6000余人,为内蒙古自治区化工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领导和行业精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本专业立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新能源化工和绿色化工,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为特色,服务区域化工产业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构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助推国家“双碳”目标和“双控”任务的实现。
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自治区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锚定化工过程智能化与清洁生产技术前沿,以绿色化工与能源高效转化为导向,培专业素质全面、兼具工程伦理与创新思维的研究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系统掌握化工全流程智慧化技术体系,具备解决新型制氢工艺、低碳化工系统设计等复杂问题的学术素养,能够在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合成、环保技术开发等领域从事检测、运维、设计、研发与管理工作。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工程师职业道德,熟悉化学工程行业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能正确评价化学工程,尤其是新能源化工及其实践对文化、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及化学工程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方法等现代工具,分析解决新能源化工和绿色化工,尤其是制氢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从事化学工程领域检测、运维、设计、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目标3: 能够在专业实践和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展现独立工作、团结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能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目标4: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持续跟踪和了解化学工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规范,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