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年10月10日 17:20  点击:[]

1、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主干学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080503T,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专业简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相关本科专业,2013年内蒙古工业大学获准该专业招生资格,是内蒙古最早开展新能源学科教学与科研的专业之一,2019年获批内蒙古工业大学优先建设专业。本专业依托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二级学科的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一级学科平台,面向“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重大需求,发展“清洁能源智慧利用技术”为主要任务,融合数字化智能技术与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风光储”协同发展,构建“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培养体系,突出光伏特色并兼顾风电应用,着力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学术研究素养的复合型新能源技术人才。

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基础宽厚、视野开阔、专业良好、实践技能强,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应用技能,并经过系统的科学思维培养与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在风光电源等新能源行业及相关单位从事检测、运维、设计、研发与管理工作。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具备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工程师职业道德,熟悉所从事行业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能正确评价所涉及的工程对象和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对文化、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及其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方法等现代工具,解决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检测、运维、设计、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目标3:能够在专业实践和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展现独立工作、团结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能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途径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持续跟踪和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规范,并将其应用于专业实践中。


上一条: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